查看原文
其他

〖魅力〗圣狮村:守正“团益精神”的初心和侨心

中山侨刊
2024-09-02





后枕狮山,前拥狮滘河,中山沙溪镇圣狮村山水环抱800年,这座有着“珠三角最美乡村”之称的村落,始终保持着清雅恬淡的姿态。

今日的圣狮村,依旧风光秀美、人文气息浓厚,狮滘河将村庄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主要为居民生活区和工业区;北部为农业生产区,形成了一带串五区、两圈蕴乡景的格局。


圣狮村。


圣狮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敬老模范村、省侨界人文社区等。中山市最早的侨胞乡村一级公益组织——团益公会、阮家旧宅等建筑群和孙中山卫士长阮汉三、我国科学制造牛痘疫苗先驱彭华利等名人名事的加持,为这座古村落增添了一抹“侨”的韵味。目前,圣狮村旅居海外华侨、港澳同胞有约4500人,比户籍居民还要多。侨乡人闯世界的故事,仍在持续发生,推动圣狮村走向新的辉煌。



华侨遗迹焕发新生机


“期颐偕老”的百岁牌坊引路,沿着圣狮村村道再走数百米,就是圣狮正码头。


“期颐偕老”百岁牌坊。


圣狮开村于南宋,当时的香山地区(主要包括今中山、珠海、澳门等地)还是一片海岛,圣狮得名于狮山以东的古海湾圣狮湾。低洼的浅海水域,使得圣狮村先民可以捕鱼为生。岁月变迁,沧海桑田,香山地区在明代开始与大陆相连,当时的海湾逐渐变成平原。今天,圣狮村人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家乡千百年来沧海变桑田的历史,将一艘木船摆放在古码头入口处,引导来人回顾圣狮村古老的故事。


一艘木船摆放在圣狮正码头入口处。

这是有着辉煌历史的一个古村。

村中保留有狮山古海遗迹、古码头、百岁牌坊、团益公会、阮家旧宅等众多古迹;涌现出彭炳纲、彭华利、阮汉三等各界名流。


团益公会。
随着一代又一代圣狮人走出国门,晚清后,华侨华人携资返乡,支持家乡发展,还留下了一栋栋中西合璧的侨房,这些“华侨屋”被形象地称作“西装屋”。位于圣狮村团益街9号的彭华利、彭文伟医学文化展览馆就是由侨房彭华利旧居改造而来的,馆内墙壁上“医德济世 杏林世家”几个字概括了彭华利和其子中山医科大学原校长彭文伟追求医学理想、造福人民的故事。坐落在圣狮村惠来街43号,建于民国时期的阮家旧宅也是由华侨捐建,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中山市23个星级“侨胞之家”之一。


阮家旧宅目前是中山市23个星级“侨胞之家”之一。


由侨胞兴建的团益公会在历史上是医馆、归侨侨眷的议事场所,乡侨彭华利把牛痘疫苗大量捐赠给家乡,在团益公会免费为群众接种近30年,服务群众达10万人次以上。为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乐善好施的“团益精神”,圣狮村对团益公会这一历史古迹进行了重新修缮,将其作为圣狮华侨文化展览馆对外开放。去年,这里被打造成狮乡艺术体验空间。

时隔60年,今年6月底,83岁的彭燕玲又回到了圣狮村。上次,她跟当时已经快80岁的叔祖父彭华利回圣狮村祭祖。

这次,她特意从广州回来参加彭华利、彭文伟医学文化展览馆开幕仪式,细细了解这座儿时记忆中的村落。

“叔祖父故居门前的小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大路,圣狮村在保护历史、传承侨魂方面做得很好,280平方米大的村史展览馆竟然可以放下那么多东西,”彭燕玲说。


圣狮村史展览馆。


用“乡音”架起“侨”梁


用好侨资源,也要留住华侨心。在圣狮村“侨胞之家”有一个独特的“侨芯角”,墙面上写着“听得到的乡音”“传统隆都话”等字眼,房间一侧放着隆都儿歌播放器。不久前,圣狮村加拿大归侨林炳军来到这里,他按动按钮,跟着播放器一起唱起来家乡儿歌:“摇,摇,摇嬉嬉,把饭炊。动炊饭,把未完……”唱着唱着,他脸上露出笑容:“这首歌只有用我们家乡话唱才能唱出韵味,小时候经常唱。对于远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家乡话、家乡美食都会勾起大家的回忆,是把我们和家乡连接起来的纽带。”圣狮村醉心于为华侨华人们打造“家”的感觉,行走在圣狮村中,总能与家乡话普及、知名侨胞介绍等展示牌不期而遇,同时,圣狮村也善于利用各种媒介保持与海外侨胞、港澳乡亲的联系。圣狮村拥有一系列历史悠久、颇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以“沙溪四月八”活动和敬老文化节为代表,通过引导侨界群众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帮助大家与家乡产生联结,实现家园认同。
“沙溪四月八”巡游活动。


今年农历四月初八,已经有400多年历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溪四月八”盛大举行,参加表演人员达到1500多人,其中归侨侨眷子女有近200人,参与2023年中山市沙溪镇非遗旅游文化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沙溪四月八”民间巡游活动的达数8万人次,其中侨胞、港澳同胞约2000人次。每年,圣狮村都会邀请从村中走出去的海外乡亲、港澳同胞回乡参加这一盛事,后者也为“沙溪四月八”活动尽心尽力,每逢盛事必会捐资捐款。“每年这个时候,就有很多侨胞、港澳乡亲与我们联系,排除万里迢迢的困难回乡参与巡游活动,今年,参加‘沙溪四月八’当天活动的侨胞、港澳同胞约有300人。”圣狮村党委委员、侨务工作负责人阮嘉诚说,还有数不清的侨胞通过观看线上直播,实时关注家乡这一文化活动,今年,各平台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达到百万。


圣狮民俗馆。

此外,圣狮村还会通过曲艺社、文化艺术馆等吸收侨界群众为会员,每年组织开展30场次左右富有中山本土特色活动,打造圣狮侨界文化实践品牌。


年轻血液流入老侨村


“90后”香港青年阮杰诚祖籍是圣狮村,2014年,大学毕业的他选择回到中山创业,从事文化教育行业的他多次和圣狮村委会沟通,参与到家乡文化传播中来。“从小就经常回圣狮村,看着家乡变得越来越好,我们也想出一份力。圣狮村属于隆都文化流传区域,我们通过用隆都话讲圣狮村故事、个人成长故事的方式宣传隆都文化,实现传承目的。”阮杰诚说,未来还将继续宣传家乡文化,为华侨华人、港澳乡亲带去家乡的讯息。  像阮杰诚这样关心圣狮村发展的青年并不是少数,圣狮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嘉庆介绍,目前,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业已成为圣狮村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增加村民收入、促进乡村人口就业和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圣狮村也通过与高校合作等方式,寻找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新路径。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老师阿丽莎带领学生连续9年开展中山文化名村活化工作,今年他们的寻·展古村落项目还入选了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100个优秀示范项目,项目结对对象就是圣狮村。“我们通过挖掘圣狮村非遗文化、民俗特色等,用更通俗形象的艺术形式将这些东西展示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圣狮村。”阿丽莎说。今年,这个团队配合“沙溪四月八”策划了一场民间艺术展览。“我们对圣狮村的非遗文化进行挖掘,结合‘沙溪四月八’举办了‘凤起狮乡’青年公共艺术展,以艺术装置,快闪活动等形式活化古村落景观风貌。”阿丽莎介绍。如今,阿丽莎和学生以中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圣狮凤舞为原型,创造的艺术作品仍悬挂在圣狮村团益公园凉亭中央,为圣狮村增添了时尚元素。陈嘉庆希望,接下来圣狮村以本村民俗文化、商业文化为基底,高效利用街头巷道空间打造特色文化景观,着力推动文旅融合,以文化活化和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形成新型的业态产业、吸引人才进驻,让圣狮村的路走得更好、更远。


民俗文化元素在圣狮村随处可见。




足迹

圣狮村旅外乡亲众多,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斐济、秘鲁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有4500多人。


== 完 ==


得闲(⊙o⊙)再睇

 

〖魅力〗虎逊村:侨心侨力鼓起了振兴的“虎”劲
〖魅力〗龙瑞村:一件“衫”让百年侨乡变时尚商城〖魅力〗三溪村:在青砖黛瓦里“调”出人间至味




中山侨刊社编辑部

来源:南方+

图片:叶志文

编辑:郑智一

责编:杨玉坚

编审:梁雪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山侨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